清水模板制作需从选材到成品全流程严格把控,以保障模板质量和混凝土成型效果。在原材料选择上,面板应采用桦木、松木或竹胶板,单板厚度均匀,含水率控制在 8% 以内,避免变形开裂;芯层材料需纹理直顺、无缺陷,胶水采用环保型酚醛树脂胶,确保胶合强度与环保性。
加工工艺直接影响模板性能。单板旋切时保证厚度误差在 ±0.05mm 内,表面平整。组坯环节注意单板纹理垂直排列,拼接缝隙不超 0.2mm。热压过程中,控制温度在 140-155℃、压力 1.2-1.5MPa 及保压时间,使胶黏剂充分固化,防止开胶分层。
结构设计需兼顾强度与实用性。边框采用镀锌钢带或铝合金包边,焊接牢固;穿墙螺栓孔位置,孔径误差≤±0.5mm。大尺寸模板背面增设加强肋,增强整体刚度,避免浇筑时变形。
表面处理是关键。面板经多道砂纸打磨至粗糙度 Ra≤3.2μm,再进行覆塑或涂覆处理,提升耐磨性和脱模性能,减少混凝土黏附。
质量检测贯穿全程。严格控制尺寸偏差,长、宽 ±2mm,厚度 ±0.5mm;检测静曲强度、弹性模量等物理性能,进行模拟浇筑检验脱模效果,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滑、气泡达标,满足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。